陆以勤:CERNET是国之重器
前言
作为中国首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历经25年建设,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奇迹。CERNET致力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寄托了国家对于教育现代化、网络强国的期待。
CERNET建设25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系列人物访谈,重温这项伟大国家工程的建设历程,期盼CERNET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19年是CERNET建设25周年。25年来,CERNET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随和学习国外互联网先进技术,到引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参与全球IPv6规模化发展,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发展道路。作为早期参与CERNET建设的高校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网信办主任陆以勤教授,对CERNET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新时期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校信息化发展引擎
《中国教育网络》:您是什么时候与CERNET结缘的?在参与CERNET建设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是1994年最早向国家计委提交CERNET项目建议书的6所高校之一。那时,我正在香港城市大学接受博士联合培养,香港城市大学已接入互联网,资讯发达让人耳目一新。我觉得互联网是对大学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先进的学术平台,也为华南理工有机会参与建设自己的教育和科研学术网络而自豪。2008年底,我担任学校网络中心主任,2009年5月被教育部任命为CERNET华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正式成为CERNET大家庭的一员。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参与CERNET建设过程中,2010年我们创办了海峡两岸四地高校IT高端人才论坛,广泛开展网络技术和应用交流,中央统战部网站发布了新闻,被称为海峡两岸的“四通”,当时《中国教育网络》也做了相关新闻报道。这个论坛分别在广州、台湾、北京、南宁举办5届。华南理工大学还牵头13个单位承担了国家发改委“2012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基于IPv6的下一代绿色无线智慧校园应用示范”项目,在广东省教育行业全面推广了IPv6的规模应用。
《中国教育网络》:纵览25年的发展历史,您认为,当年建设CERNET的决策对今天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核心技术研究起到了什么作用?
陆以勤:CERNET是国家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采用TCP/IP协议的互联网,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学术网络。CERNET的意义不仅在于成为我国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研究、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平台,而且创造了互联网技术在全国高校协同创新和应用的新模式。CERNET承担的多个关于自身升级改造的项目,参与高校数量之多是非常少见的。
华南理工大学因为参与CERNET建设较早,成为了我国较早一批建成校园网的高校之一,推动了学校互联网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互联网建设和研究的排头兵。
同时,CERNET缩短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差距,加快了高校各个学科的国际化进程,将国内高校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推向了世界。
强化“大兵团”合作机制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CERNET最主要的成就有哪些?
陆以勤:25年来,CERNET取得的成就包括:为我国高校提供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提供互联网技术研究的平台;培养了大批互联网应用创新人才;推动中国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研究,提高我国在互联网国际治理的话语权;探索了全国高校互联网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CERNET今天面临的重要机遇是互联网成为国家的支撑产业,因此,CERNET成为我国争夺互联网国际治理的话语权的“国之重器”。面向未来,CERNET应该将自己定位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和科研活动的网络空间”,即在传统网络基础上,扩展为包含数据、算力、应用的综合系统。
《中国教育网络》:针对当前的网络强国战略和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您认为CERNET被赋予了哪些新的使命和价值?
陆以勤:CERNET从诞生开始就肩负着推动教育和科研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使命,而今天新的时代更赋予了CERNET新的使命和价值。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承载应用创新、网络安全需求的增长,要求CERNET在做好自身网络体系结构和互联网协议升级换代的同时,还要和新技术融合发展,满足高层应用的需求,并提供更为丰富的增值服务。
新的历史阶段,CERNET原有的价值还要保留并且不断优化。面向未来,更需要强调的是CERNET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协同创新模式和高校之间科研、应用推广的合作机制,使我们具备“大兵团”作战能力,可以迅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网络强国的各种战略决策。
《中国教育网络》:您如何评价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现状?展望未来,您认为中国IPv6发展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点?
陆以勤: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形成了真实源地址验证、IPv6过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路由技术等技术创新,并且形成了多项国际标准RFC。在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于应用推广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国家提升互联网治理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利器。
中国IPv6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应用,需要通过政策驱动各类主流应用,规模化地实现对IPv6的支持。华南理工大学是最早加入CERNET2实验网的节点之一。目前,除了个别实验室自行购买的交换机外,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网双栈覆盖率达99%,IPv6用户约有4.5万,除家属区使用的部分无线路由器不支持IPv6外,几乎所有的终端用户都是IPv6用户,另外,学校的DNS、主页、统一认证系统、网上办事大厅、邮件系统、图书馆等重要的应用系统均实现了对IPv6的支持。
不仅如此,作为节点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还不遗余力地协助广东省教育系统完成IPv6规模化部署,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会,开发IPv6升级改造登记平台和监测平台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广东省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的全面推进。
为高校“双一流”建设赋能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意义何在?下一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是什么?
陆以勤:教育信息化是“双一流”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必须与学校“双一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特色紧密相关,将信息化融合到“双一流”建设的各个任务和环节中去,成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同时,高校要重视数据资产的管理,将信息系统包括物联网、校园网、建筑智能化等各类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科研活动所形成的数据变为学校的核心资产,直接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提供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
下一阶段华南理工信息化建设,将以广州国际校区信息化建设为契机,赋能“双一流”建设,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新模式。学校建设了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满足交叉性新工科的学科建设需求,校园网采用SDN架构,在新校区通过密集的物联网节点,采集网络设备、空调、照明、楼宇自动化、消防、视频监控、门禁等18个智能系统的信息,与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科研系统产生的数据一起,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和应用集成,并向第三方提供应用接口,形成学校的核心数据资产,不仅支持智慧校园可视化管理、信息共享、系统联动及资源调配,而且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
《中国教育网络》:您对CERNET下一步发展的期望是什么?
陆以勤:期望CERNET成为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的重器,也期望国家能对CERNET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使CERNET为全国高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张 彤
版式:芳 芳
· 李星:大道至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